• <td id="bfgdx"><ruby id="bfgdx"></ruby></td>

    <track id="bfgdx"><strike id="bfgdx"><tt id="bfgdx"></tt></strike></track>

      天氣圖片多云9° / 23°空氣指數:24
      當前位置: 首頁 >旅游動態 >精彩游記 >詳情
      嘉蔭縣旅游指南
      作者:系統管理員 時間:2017-04-26
      (2167)

              嘉蔭縣被成為恐龍之鄉,嘉蔭縣因嘉蔭河得名,位于黑龍江省北部,東北界河黑龍江與俄羅斯相鄰,屬伊春市轄縣,面積6740平方公里,人口7.3萬。 設朝陽、烏云、烏拉嘎3鎮及常勝等6鄉。省屬嘉蔭農場和烏拉嘎金礦在境內,縣政府駐朝陽鎮。本縣地處小興安嶺的東北麓,地勢本南高、東北低,溝壑縱橫,丘陵廣布,漫崗,平原相間。 主要河流除界河黑龍江外,還有嘉蔭河、結烈河、烏云河、烏拉嘎河、平陽河等50余條,皆屬黑龍江水系,水利資源豐富。農業開發較晚,糧食作物以小麥,大豆為主。兼種玉米、谷子、水稻等作物。黑龍江岸村屯漁業發達,產大馬哈魚、鱘魚、鯉魚等。 森林面積廣闊,屬溫帶針闊混交林,樹種繁多,有柞、樺、胡桃、水曲柳等。 山產品有黑木耳、猴頭蘑、蕨菜等。金礦開采歷史悠久,早在清末烏拉嘎金礦就聞名遐邇,此外,還有硫鐵礦、蛇紋石、琥珀、褐煤等礦藏。 有農機修造、木材加工、制磚等工廠,特別是在1988年國務院批準嘉蔭為國家一類口岸后,該縣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的進出口貿易額與日俱增。有伊春至嘉蔭、綏濱至嘉蔭、孫吳至嘉蔭三條公路,內河航運五到十月上至黑河市,下入松花江。
              縣城的主要建筑如嘉蔭購物中心是俄羅斯的建筑風格,最上面還有一個圓球形屋頂。
              黑龍江省是一片美麗而神奇的土地,她的版圖如同一只展翅飛翔的天鵝。在天鵝的背部,鑲嵌著一顆璀璨瑰麗的明珠,它就是國內外知名的恐龍之鄉——嘉蔭。 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生地——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因龍而名”。從這里出土的化石,已 經被裝成了10具恐龍化石骨架。兩年前,多國古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在嘉蔭野外考察時,發現了新的大 規??铸埢?,除甲嘴龍、虛骨龍外,還發現了甲龍化石、恐龍被皮膚化石和恐龍腳印化石,使“恐龍之鄉”的名聲更加遠場。
              地質公園三水環抱,臨江而立,自然景觀奇異絢麗。登山遠望,溝壑縱橫、群峰相矚;遠眺彼岸,沃野千里、空曠遼闊;俯瞰山下,江平如帶,緩緩東流。在夏季,但見層林疊嶂、山水相連、林翠峰青、野花爭艷、風光奇麗;到冬季,滿目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江面冰塊林立、前呼后擁、擊岸沖天,極為壯觀。是難得的科學普及、旅游休閑的好地方。
              邊陲小城嘉蔭位于哈爾濱東北約500公里,隸屬于伊春市管轄,坐落在中俄界河——黑龍江的右岸,是國際客貨一類口岸、江海聯運港口,對外國人開放城市。素有恐龍之鄉、魚米之鄉、旅游之鄉之美稱。嘉蔭依山傍水,鐘靈毓秀。在6739平方公里土地上,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是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擁有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除此以外,界江風光、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和異國風情都能讓您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到了嘉蔭就得吃江魚,這里沒有污染,魚特別的鮮美。所以有人說,來嘉蔭而不吃江魚,是白來一趟。據書上說,在嘉蔭段,具有食用價值,個體較大,形成捕撈量的就有66種之多。
              嘉蔭縣 嘉蔭縣旅游指南
              縣城內有出租的“面的”,在縣城內隨便到任何地方一律三元錢。[WwW.niUbB.nET]縣城不通火車,但一天有四趟開往伊春市的長途汽車,到了伊春市到中國其他地方就十分方便了
              縣城內還有專門賣俄羅斯軍刀、工藝品、望遠鏡、刮胡刀等商品的小店。黑龍江江堤上可以用比較低的價格買到前蘇聯以及現俄羅斯通用的金屬硬幣,做工精美,宜攜帶、保管。到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旅游,帶些伊春的特產回去是個不錯的選擇。伊春盛產人參、刺五加、五味子等300多種中草藥材及山葡萄、都柿、榛子等30多種野果和山野菜,遠到而來的你,一定要買些山珍野貨回去。
              北五味子是著名的藥用植物,自然分布黑龍江省小興安嶺、完達山、張廣才嶺、老爺嶺等山區。新鮮的北五味子果為鮮艷紅色的漿果,多汁、味酸而微澀,有花椒氣味。鮮果汁是加工天然保健飲品的原料;干果黑紫紅色,有縐皺,是傳統的中藥材,對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有興奮作用,對必臟、肝臟、血壓有調節作用,對人的視力、聽力有強化功能;促進膽汁分泌,提高抗菌能力。
              嘉蔭縣,原名佛山縣。境內瀕臨黑龍江南岸有座山峰,清代禮教徒于山上建有觀音廟,故稱“觀音山”。后來通稱為“佛山”。1955年為更改重名縣名時,以南境嘉蔭河命名,改為嘉蔭縣。清代,屬黑龍江副都統管轄。1908年8月5日(清光緒三十四年七月初九日),黑龍江巡撫奏準,擬于觀音山設置佛山府,于烏云河設置烏云直隸廳。均定“緩設”。中華民國成立后,1912年7月,添設蘿北廳設治局(后改蘿北縣),歸蘿北廳設治局管轄。1916年5 月,于蘿北縣北境溫河鎮設置烏云設治局,佛山一帶歸烏云設治局管轄。1927年7月12日,黑龍江省長公署發布訓令,于烏云設治局東境佛山鎮(寶南鎮,今保安村)設置佛山設治局, 9月1日為設治局開辦日期。隸屬黑河道。因佛山鎮無民房租賃,設治局在朝陽鎮租用民房辦公。1929年2月14日,黑龍江省長公署訓令,將佛山設治局改為佛山縣,列三等縣。由省直轄。1930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準,于朝陽鎮修建縣署,9月末落成,佛山縣政府移入新房辦公。東北淪陷后,初隸黑龍江省,1934年12月劃歸黑河省管轄,1941年8月劃歸三江省管轄。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隸屬合江省。1947年5月,撤銷烏云縣,大部分區域并入遜克縣,烏云河以南地區劃歸佛山縣。同年8月,縣礦(金礦)機構合署,縣政府駐北溝(烏拉嘎金礦所在地)。為便于對金礦生產的領導,同年12月批準劃歸松江省管轄,翌年3月正式辦理接交手續。1949年5月,劃歸黑龍江省管轄,同年12月東北行政委員會又決定劃歸松江省。 1951年10月,縣政府由烏拉嘎金礦駐地北溝移駐朝陽鎮。根據1952年12月31日政務院的批復,于1953年3月,將佛山縣再度劃歸黑龍江省黑河專區管轄。后因與廣東省佛山縣重名,195 5年11月9日,國務院批準,將佛山縣更名為嘉蔭縣。1965年12月9日,經省人民委員會批準,將遜克縣富饒公社(原烏云鄉)劃歸嘉蔭縣。1970年4月,嘉蔭縣由黑河地區劃歸伊春地區。 1979年12月14日,改由伊春市領導。
              1992年,嘉蔭縣位于黑龍江省北部,小興安嶺東北麓,黑龍江右岸。南與蘿北縣、鶴崗市為鄰,西與伊春市、遜克縣接壤,北、東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全縣總面積6739平方公里。全縣共轄9個鄉、鎮。1992年末全縣總人口7.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61萬人;滿、回、朝鮮、鄂倫春、蒙古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3%??h政府駐地朝陽鎮。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白丝在|久久一本色系列综合色|国产尤物a∨视频在线观看|国内精品自线一区二区三区
    1. <td id="bfgdx"><ruby id="bfgdx"></ruby></td>

      <track id="bfgdx"><strike id="bfgdx"><tt id="bfgdx"></tt></strike></track>